幼儿数学教育中的几大误区,你知道吗?
  • 来源:爱和乐教育服务有限公司
  • 点击数:1017
  • 发布日期:2018-10-07

20170224162900157.jpg


现在很多家庭非常重视早期教育,这是十分可喜的。但是仍有很多家长在早教中走进了误区,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例如幼儿的数学教育。有的家长反映,孩子明明在识字、语言等方面很好,但在数学方面的学习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出现排斥数学的现象。幼儿接收知识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出现反效果的原因就在于家长在数学教育方面认识模糊,走进教育的误区。

误区一:入学前不需要进行数学教育,以后可由学校老师教。

研究发现:1岁左右是婴儿掌握初级数概念的关键期;2岁左右是婴儿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错过关键期的培养,也就失去了对数学兴趣的培养,孩子入学后学得吃力,甚至厌学或弃学。换言之,被称之为“数字脑”的左脑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地开发,那么丧失的将是孩子的学业和将来。

误区二:入学前会简单的数数即可。

数字是一种用来表示数的书写符号,单纯地教孩子数数对学习数学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能数到100,却分不清57哪个大。也就是说,忽视学前的数学教育,会妨碍孩子数理逻辑思维的发育,将导致孩子缺乏抽象概括的能力,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

误区三: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形式应由家长决定。

你的孩子正在接受什么样的数学教育?很多家长的回答是:数数、认图形、算总数等等。客观地说,这并不是真正的数学教育,而是父母的知识或想法的移植。幼儿的数学教育应符合其自身的学习特点,否则会阻碍幼儿大脑的开发和使用,导致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分析、解决能力的缺失,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匮乏,也必将会被科技大潮所淘汰。

误区四:学数学就是要学会公式的应用,会算题。

幼儿数学教育不仅教会了各种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对问题情境的理解与深入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对孩子的理性的思维品格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忽视或脱离了这一最终目的,那么造就出的只能是解题的机器,思维的灵活性不强,没有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

误区五:数学太抽象,家庭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

其实,数学就在生活中,如电话号码、商店购物等,对幼儿的数学教育也可以在生活点滴中进行取得显着的成效,关键是家长要选择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的教育方法,将幼儿大脑的开发和数学教育生活化联系起来。孩子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接受的不仅是知识上的传授,更学会了用数学思维完美的解决问题。

误区六:学数学的好坏与其他学科的成绩无关。

数学是基础,学习数学,可以很好的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强,罗列,分类,整理等方面的能力,以后也可让孩子用自己擅长的方法去管理其它科目,更好的进行学习。

 



文章来源 | 幼儿智能数学

声明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及图片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0592-3698372)删除,谢谢!


提示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