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最好的数学启蒙,更重要的是教会这些!
- 来源:爱和乐教育服务有限公司
- 点击数:1713
- 发布日期:2017-07-10
著名的美国儿童启蒙教育家格兰·多曼(Glenn Doman)曾说:“数学是人的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一项技能,越早学越好!”
小编身边就有不少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数学学习,从幼儿园阶段他们就开始教孩子背记数字、做加减法,以至于越来越多的孩子在还不能理解数字100代表什么时,却已能将100以内的数字背得滚瓜烂熟,然而,这样的“重视”方式对孩子未来的数学学习真的有帮助吗?到底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
1.数学是一个工具 ≠ 数学是一个计算的工具
前不久,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教授做客央视的演讲节目《开讲啦》,被现场学生的一个关于计算的问题“问倒”,丘教授当场坦诚他确实不擅长计算,令很多观众大跌眼镜——难道数学能力不等同于又快又准确的计算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我们普遍习惯老师先将公式抄在黑板上,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套用公式并得出正确答案。我所认识的一位中学老师就曾因讲解数学题不套用公式而被家长投诉“浪费时间”,但是最后实践证明,那些在小学阶段靠“记背”得到高分的孩子,在中学往往因为应付不来复杂多变的题型而逐渐掉队,并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数学学习到底是学什么?在拉丁文中,“数学”代表“思考”,学习数学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很多人误把“数学是一个工具”理解为“数学是一个计算的工具”,其实,数学的内涵远不止于此,它是“思维的体操”,是培养孩子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同时,比起快速给出答案,深思熟虑更加值得我们鼓励与肯定。
2.学龄前儿童:对数学感兴趣 > 算数的能力
美国《时代》杂志曾总结过成功孩子父母的11个特征,其中有一项就是:会很早启蒙孩子的数学思维,因为学龄前阶段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数学敏感期”,在这个时期接受过科学、系统、个性化的思维训练的孩子,长大后相应的数学能力会得到更理想的发展。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做呢?中科院长期从事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罗静博士曾说:“所谓数学启蒙,首先是让孩子对数字感兴趣,然后再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逻辑理解能力。”因此,在幼儿园阶段,数学启蒙如果不贴近孩子的生活和身心发展规律,过多地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这只会强化数学在孩子心目中的困难程度。
真正的数学启蒙是要让孩子熟悉数学元素,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感受到数学是美好的、艺术的、逻辑的、充满想象力的。我们的生活中就蕴藏着很多有关数学的知识和规律,家长可以引导孩子通过数楼梯、辨认水果的大小、认时钟等方式,带他们体验数学在生活里的妙处!
3.玩游戏,也可以是数学启蒙
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来讲,通过游戏来学习和成长更符合他们的天性。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几个启发孩子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小游戏,帮各位家长一起捕捉孩子的数学敏感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1.比较游戏
下雪了,小朋友们堆了5个雪人,说说下图中,哪个雪人的围巾最长,哪个雪人的围巾最短?
适宜年龄:3岁左右
难度级别:★★☆☆☆
温馨提示:瓶子的长短、大小,人的高矮、胖瘦,糖果的大小、软硬……生活中这些常见的事物都可以启发孩子比较的概念。在比较中,孩子不但理解了相对的关系,还能通过比较事物的多少、轻重、长短,学会表达不同事物特征的语言词汇。
2.数数游戏
美味的披萨分好啦!请数一数左侧每个披萨被分成了几块,然后在右边选择同样数量的小朋友连起来。
适宜年龄:4岁左右
难度级别:★★★☆☆
温馨提示:数字的含义有很多,可以是数值、序号,也可以是时速、车牌、钟表、温度表……生活中,我们从来不缺少认识数字的机会。数学启蒙,要从孩子感兴趣的实物开始,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帮孩子理解数的概念,训练孩子的点数能力,同时还能锻炼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
3.找规律游戏
古豆刚刚拓印了一些有规律的图案,请根据规律在空白处黏贴上相应的图案贴纸。
适宜年龄:4岁左右
难度级别:★★★☆☆
温馨提示:数学并非只有枯燥的数字,家长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规律。您还可以让孩子当一个设计师,自己创造新的排列规律,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4.时空游戏
最近3天,小鼹鼠都在建造它的地下宫殿。请你仔细观察画面,根据小鼹鼠的工作进度,将昨天、今天、明天的贴纸贴在对应的粘贴处。
适宜年龄:4岁左右
难度级别:★★★★☆
温馨提示:幼儿园阶段的孩子除了认识基本的时钟外,星期、月、年都是他们需要了解的内容。家长每天可以向孩子报一遍日期,还可以问孩子:“你知道明天是星期几吗?”或者“现在距离圣诞节还有多少天?”等等,既能帮他们认识时间,又能培养规律的生活作息,为幼小衔接做准备。
教育家赞科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孩子只有获得对数学的积极期待,才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形成“想学—爱学—学会—会学”的良性循环,这才是孩子未来数学学习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