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数学素养,这样做其实就够了 ...
  • 来源:爱和乐教育服务有限公司
  • 点击数:1468
  • 发布日期:2017-05-08

经过一年多的带娃、开学堂之后,再次观看学习邱德辉老师的《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素养》,和第一次看的感觉真的太不一样了,有了更多的感同身受和领悟。作为一位数学启蒙老师,也更愿意通过自我的学习,帮助到更多的孩子。以下谨结合自己的实践还有邱老师的指点,做细致的分析以供天下父母共同学习。

 

"父母养育子女生命,子女成就父母慧命",开篇邱老师点题如是说:“一个用心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反而成就的是自己。”

 

确实如此,如果不是因为带孩子,可能我这辈子都不会主动读那些枯燥的四书五经;如果不是因为开学堂办"手指快算班",可能我参加了"手指快算师资培训"之后,就不会这么用心地琢磨"手指快算",也就不会在孩子的数学启蒙教学方面有更多的体悟!所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邱老师对父母教育的用心,也在邱老师的两段视频分享中,碰撞出更多对于数学启蒙的思考。

 

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素养?邱老师的启发让我受益匪浅,因此在陪孩子以及教学的过程中,我也这么去实践,收获满满。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话,以及我的亲身体验。

 

一、学习心态

 

邱老师说“孩子如果作业不会做,没关系,下次就会了。要多鼓励孩子,孩子不会‘越挫越勇’,孩子只会从成功走向成功,小成功造就大成功。”

 

我的侄子目前是学前班的,我平时在辅导他做作业的过程中,深有感触。齐耀(侄儿)每次做作业最害怕的是拼音,看到拼音就哭,我越是让他读,他的情绪状态就越差,甚至对拼音会有所排斥。我慢慢地发现,他的害怕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基础的知识掌握得不够,遇到拼音对他来说就有难度了。越不会读就越不想读,然后恶性循环,到现在一看到拼音就有畏难情绪。

 

当我发现了这一点,我就从他会的开始,先带他读一遍拼音挂图,再和他一起拼课本上的,然后再让他试着自己拼读。在这个过程中他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就感,有了学习的信心,现在不仅会拼音了,而且他的兴趣度也在提升。多鼓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就感,有助于孩子更大步地向前跨越。

 

二、教育的本质:教育者的自我教育

 

邱老师说:“老师不能大包大揽,教育的责任,只有家长才能承担,家长生活方式的改善,才能彻底改变孩子的注意力。”

 

我的学堂平时有举办为期10天的"传统文化体验营",在此期间,孩子们读书读得特别好,但一回到家因为家庭环境的原因,没有读书氛围、父母不参与不认同,孩子马上就会被打回原形(电视、电脑、游戏成瘾)。

 

这点我在带侄子齐耀的过程中也感觉到了,如果齐耀在家的时候,我一直玩手机,齐耀也会要求看电视,但如果我是捧着书本,齐耀做完作业就会主动要求我跟他一起读书或者写毛笔字。孩子真的就是我们的复印件,想要孩子喜欢读书,我们先把书读起来就好,孩子不用刻意教,他自然也会喜欢读书。最好的教育是家长的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传!

 

邱老师说“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生活习惯。”

 

仔细想想,还真是这样,每天听最好的音乐,读最好的书,让生活音乐化、音乐生活化;读书生活化、生活读书化;当我们的生活习惯变好了,孩子的教育自然就好了,必然养成最好的孩子。

 

给孩子营造这样良好的生活环境,就是一颗种子拥有阳光、土壤、雨露、水分等,在给予适性的教育环境中更加期待有一天能有所长成,给予足够的陪伴,静待花开。

 

三、数学启蒙要怎样做?

 

邱老师说:“数学,不是7+8,不要用计算去障碍孩子。”

 

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做到不功利,不注重结果是非常不容易的。没有几个家长(包括我)会说我让孩子学手指快算,主要是为了给孩子做数学启蒙、全脑潜能开发。学手指快算的第一目的绝对是想提高孩子计算能力,提高数学成绩。通过一年的手指快算教学下来,我才一点点领悟到"君子重因不重果",确实,孩子的教育急不得。

 

据我了解,很多孩子对于计算的学习,是通过题海战术来掌握的,题目是会做了,却不能举一反三,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通过全脑数学课程的学习,发现里面有很多操作性的教具还有手指快算的方法,很简单、直观、方便,孩子一看就懂。

 

我把我所学的运用到教学当中,看到了孩子们对于计算有了更多过程的体验操作,知道那个得数是怎么来的。通过这样注重过程的数学启蒙,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对数的敏感度有了很大的提升,逻辑思维也得到了锻炼,也顺其自然地学会了计算,是一种全方位的提升。

 

通过实践教学,我发现启发孩子的天性发展,调动孩子的兴趣爱好,适性的引导,和多一些的过程体验,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从因地上做考虑,结果也是顺其自然的事情。教者有意,学者无心。

 

以上谨此内容代表个人对邱老师《如何培养孩子数学素养》讲座的感悟与收获,结合自身育儿和教学的点滴感悟。

 

邱老师的这个讲座,不仅解决了如何培养孩子数学素养的问题,也谈及如何培养数感的问题,其中也涵盖了"读经教育理念"、如何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等课题。课堂幽默风趣,点题到位,富有内涵,不乏干货,值得诸位一同观看成长。

 

提示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