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家长都遇到过的数学启蒙的误区
  • 来源:爱和乐教育服务有限公司
  • 点击数:1721
  • 发布日期:2017-04-13




数学启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先看看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状况和问题?

  • 我的孩子最近数数老跳着数,1234589,怎么回事啊?

  • 我家孩子的数字怎么老是反着写啊?

  • 我家那个数学让我头疼啊,明明百以内的加减法都会了,就是不会做应用题!

  • 我自己就是数学白痴,不知道怎么给孩子启蒙啊!

  • 都说游戏中玩数学,可是一玩起来,我家那个就不听我指挥,瞎玩了!

  • 这种题目都做了不下十遍了,还是错,我也是醉了!

  • 哇,你家孩子中班就会百以内的加减法了啊,好羡慕哦!

  • 三年级是个分水岭,孩子的成绩在这个时候就会拉大差距!

  • ……

如果,你觉得这些都似曾相识,说明我们确实陷入了一些有关数学启蒙的误区,而我的12字对策是:“懂科学、玩生活、重思维、多重复”

不要急着关闭文章,接下来我尝试用一些很常见的真实例子来说说这4个词

懂科学

做一个育儿达人很容易,要做一个专家可真不容易。其实数学启蒙是一门学科来着,作为父母,我们既不可能每个人都去读一个博士出来,也不可以啥都不懂,更不可以偏听偏信。只有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规律,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焦虑或者犯拔苗助长的错误。

举一个关于数数的例子,当我们疑惑孩子为什么会跳数,为什么会数数、却说不出总数的时候,下面这个科学的解释或许会帮助我们了解真相。

80%的家长都遇到过的数学启蒙的误区,12字对策帮你看清!

数数的三个阶段

另外,我觉得基因还是有影响的,有的孩子就是擅长数学,有的孩子就是喜欢语文,我们还是应该要尊重孩子的天赋,至于“数学敏感期”之类的提法,大家不妨也可以去了解一下。

玩生活

通过玩,让孩子觉得数学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而不是枯燥的计算和试卷,是让孩子保持对数学抱有好奇和好感的好方法。

玩具、绘本、亲子游戏,我们可以从网络上收罗到很多达人分享的数学启蒙的方法,我称之为“术”,这里我就不多说(文章足可以写一个系列),我想说的是“道”——数学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需要我们和孩子一起去发现和玩耍,只要家长用心,持之以恒,启蒙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所以我们在学习人家的“术”的时候,多花点时间想想背后的“道”。

重思维

数学是一种思维能力,绝对不是简单的运算规则,所以,我们在启蒙的时候,不要去攀比孩子几岁学会了加减法,不要过早去进行什么速算训练,而应该把重点放在思维上。

我特别想跟大家强调这一点,下面是我家老大上了一年级以后我看到的真实现象。

比如:小朋友排成一排,小明的左边有3个人,右边有2个人,请问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一年级上的数学,3+1+2=6,大家觉得简单吧,但是有很多小朋友不会啊!

那是这些个小朋友不聪明!

那是因为孩子不识字,读不懂题目!

……

可能也有这些原因吧,但是到了一年级下,我们会看到更多的这种例子,单纯的加减法都会的,但是不会解决实际问题,怎么回事呢?因为概念上的训练不够,换句话说孩子不懂“加减法”

这里有人要说我在胡说了,那“加法有4种,减法有6种”,你听说过么(见下图)?如果我们的孩子过早的去接触运算,而忽略对概念的理解,我们就生生的把孩子推进了深坑里,给他们未来的学习埋下了隐患。看看我们的一年级教材,其实是花了很大的力气在给孩子讲这个数学概念。

80%的家长都遇到过的数学启蒙的误区,12字对策帮你看清!

多重复

除了少数的天才,我们大部分孩子是不可能一学就会的,所以给多一些时间给孩子去瞎琢磨,在不同的场景去重复实践,才是保护孩子对数学喜爱之情的稳妥方式。

10个小朋友捉迷藏,已经抓住了3个,请问还有几个没有被抓住?

我家老大在这个问题上连续栽了4次跟头,其中有一次是不懂,有一次是没转过弯,还有两次就是不读题,当我对着她试卷上的叉叉哭笑不得时,我问:

10个小朋友在玩老鹰捉小鸡,已经捉到了3只小鸡,请问还有几只小鸡?

这次她很认真地想了一下,回答,5只,因为还要减掉老鹰和鸡妈妈,所以是10-1-1-3=5。OK,我知道,她是懂了。如果没有这几次错误,她可能不知道去总结经验和教训,也失去了举一反三的机会。

所以,给多孩子一些耐心和时间,给多她们玩耍的机会,去进行这种思维的拓展,以及将数学问题抽象化的能力。

好了,行文到此,一不小心又写多了。懂科学、玩生活、重思维、多重复,你记住了么?

最后分享一个我自己绘制的《数学是什么》的思维导图,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提示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