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积木的孩子,数学思维好
- 来源:爱和乐教育服务有限公司
- 点击数:1135
- 发布日期:2016-10-25
积木建构游戏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一直作为经典游戏而被全世界的人研究、开发和使用。这种有着悠久历史的儿童玩具,一直在庞大的玩具王国中占有一席之地,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就像王冠上的宝石,虽然年代久远,却依然熠熠生辉。 我们在市面上处处可见各式各样的积木,生产厂家为吸引父母和幼儿的注意,在积木上印了五颜六色的图案、数字符号……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并不在意积木上印的东西,更在于他们是否好玩。 美国教育学家卡罗琳·普拉特根据对幼儿该行为特征的研究,认为积木本身就有很大的教育价值,儿童在玩的过程中对积木的本质和功能的“无意识挖掘”更利于他们的发展。 美国特拉华州大学的研究者,对学龄前儿童玩积木做过专门研究,他们发现,玩积木可以提高学龄前幼儿日后学习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的能力。 研究者搜集了100多个来自不同家庭的3岁儿童做样本,对儿童的搭建过程和技巧进行了跟踪和观察:看他们能否辨别出一块积木应该搭建在另一块积木的上方还是下方,是否能将积木排列在一条线上,在搭建过程中遵循怎样的思维路径等。 在数学能力的测试上,研究人员重点关注了孩子的计算能力。结果显示,那些更会搭建积木的孩子学习数学更得心应手。 “孩子们玩积木和字谜游戏,确实可以提高空间感,使他们掌握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特拉华州大学的博士,同时也是此次研究的作者之一的布莱恩说:“这是首次以学龄前儿童作为对象证明其中关系的研究。” 学前教育专家普遍认为,积木建构游戏是非常适合儿童的游戏,积木所体现出的综合教育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专业人士根据玩具构造的复杂程度和使用功能,把具有相对复杂结构和确定玩法,蕴含一定任务和规则,让幼儿在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关系和规律的玩具归为“高结构玩具”;那些玩法不确定,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探索,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玩具归纳为“低结构玩具”。 从以上角度来看积木,我们很容易发现,在玩积木建构游戏中,儿童可以发挥的空间非常大,在不同的游戏场景安排下,积木既可以被孩子们玩出低结构游戏,也可以玩出高结构游戏。 积木建构游戏与孩子的思维能力到底存在着怎样的联系? 让孩子充分运用数学经验 搭建游戏蕴含着不同的数学基本元素,如:对称建构,会涉及等量的把握;对称几何体的建构,涉及数量、长度的比较以及对平行的感知。孩子想要搭高大的建筑物,势必需要考虑积木的形状、颜色的规律、空间感知力以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促进孩子数学思维的发展 积木的大小、形状、空间和数量都与数学知识密切相关。儿童要把握积木的尺寸、形状、重叠、体积以及长宽高的不同比例,将积木进行比较和搭配,并预测自己的搭建方式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从而发展他们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孩子手脑协调发展 搭积木的过程中,要想让积木放的精准到位,就要靠手眼之间的相互协调才能做到。积木游戏提供了发展感知运动技能的机会,培养了手眼协调和手脑并用的能力,也使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充分体现。 进而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孩子在完成积木作品的过程中,他们会使用数学语言描述形状特征,点数搭建积木的数量,房屋大小是如何设计等。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幼儿是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的,动手操作对孩子的学习意义非常重大。儿童在积木游戏中正是通过摆弄积木形成立体意象,并在现实操作中不断尝试和变化,那些外显的感性经验会随着一次次的积累和复现,逐渐内化为抽象的概念。 积木对于儿童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作用显而易见,多数父母会把积木简单看成培养儿童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的玩具,让孩子玩积木是为培养未来的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