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对方法,数学启蒙很简单
- 来源:爱和乐教育服务有限公司
- 点击数:1192
- 发布日期:2016-09-05
说起数学启蒙,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数数;也有些妈妈说,感觉数学很抽象,很深奥,自己以前数学就学得很烂,要怎么教孩子呢?其实,数学启蒙并不是单纯地让宝宝抽象地从1数到10,也许宝宝能数得很溜,但是却理解不了数字背后的含义,重点是要让孩子喜欢数学,爱上数学,觉得数学很好玩,然后再来发展他的数学思维。实际上,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爸爸妈妈在跟宝宝的日常生活和互动游戏中,都可以进行数学启蒙。1、这样数数,宝宝兴趣十足宝宝过了1岁,很多爸爸妈妈就可以教他数“1、2、3……”这只是简单的模仿和记忆,如果不借助具体的事物,宝宝很难理解。爸爸妈妈可以在跟宝宝玩积木的时候,可以一边搭,一边数 “一个积木,两个积木”;给宝宝穿衣服的时候,可以数 “一个扣子,两个扣子”;走楼梯的时候,也可以一边走一边数楼梯层数。还有家中的门牌号、日历、电话号码等也都是数字的展现,宝宝看在眼里,也会默默地吸收。2、大小、形状、空间概念,一点也不抽象● 大小:宝宝吃水果的时候,不同的水果,比如苹果和葡萄,就可以问他“苹果和葡萄哪个大,哪个小呢?”妈妈跟宝宝手牵手出去散步的时候,也可以问他“宝宝,是妈妈的手大,还是宝宝的手大啊?”● 形状:妈妈带孩子坐公交车的时候,可以看路上有哪些不同的标语牌,哪些是圆形,哪些是正方形、长方形。或者也可以跟宝宝一起找找看,家里有哪些形状的东西,比如,宝宝爱看的故事书是方方的;电视是方方的;碗是圆圆的;小车的轮子也是圆圆的……● 空间概念:2、3岁的孩子都很喜欢玩水,给她几个大小不同的杯子和一盆水,宝宝能玩上好长一段时间,让宝宝把水从小杯子倒到大杯子,“小杯子的水倒到大杯子,变得不满了,小杯子的水比较少哦。”● 位置:这也是重要的一方面,比如,宝宝把玩具放进盒子收起来,妈妈就可以说,“宝宝,把玩具放到盒子里面,里面”;在家里玩耍的时候,宝宝总喜欢钻到桌子下面,妈妈可以说,“宝宝原来在桌子下面啊。”带宝宝到公园玩跷跷板的时候,妈妈可以说,“哦,宝宝在上面,妈妈在下面。”怎么样?是不是很简单。只要爸爸妈妈有这个意识,生活无处不数学!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在数学教育里,我们必须强调行动的角色,特别是幼儿,操作实物对了解数学是不可缺少的。”因此,爸爸妈妈更要把孩子的数学启蒙融入到生活中去,让宝宝多去触摸、感觉,探索,有了亲身体验后,就能更好地理解、学习。3、小知识:为什么小孩子数数总是要掰手指头?人的思维是有阶段性的,宝宝三、四岁的时候,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到了四岁半的时候,抽象思维才开始萌芽,发展起来。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加号、减号就是一个天文字,就像我们不认识的外国字一样,这时候他们还不能理解这个符号,就需要一个“拐棍”来帮忙理解,这个拐棍也就是手指头。比如还在上幼儿园的宝宝,让他们数数,很多时候就是掰手指头,这时候,爸妈就会着急,觉得孩子怎么就不动脑筋呢,这其实是一个天大的误解。实际上宝宝这个时候在掰手指头就是在动脑筋呢,掰手指头的时候,他的思维运算起来,不掰手指头,思维停止了,甚至还会混乱。到了小学,小孩的思维发展不一样了,自然就不用掰手指头。所以爸妈不要责怪孩子,应该允许掰手指头,还要教会小朋友玩手指游戏,用手指数数。因为,有研究表明,锻炼双手的灵活度有助于提高孩子大大脑发育。日本有位学者曾说过:“如果想培养出智力开阔、头脑聪明的孩子,那就必须经常锻炼手指的活动能力,由于手指的活动而刺激脑髓中的手指运动中枢,就能促使全部智能的提高。 ”想要了解更多家教早教知识,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爱和乐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