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爱和乐教育服务有限公司
- 点击数:1186
- 发布日期:2016-01-22
我们强调婴幼儿应当在日常生活中识字阅读,在游戏活动中识字阅读,这是由他们的身心特点和认识水平决定的,是儿童早期学习汉字与阅读的惟一正确途径。
但生活中识字阅读并非提倡主观随意性,随心所欲地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想何时教就何时教,想怎样教就怎样教,使人摸不着边际;游戏识字也不是孩子想怎样玩就怎样玩,或成人想方设法央求孩子玩,他不玩就只好中断罢休……这样会使教字无所适从,实际上是取消教学活动,使早期识字阅读无法坚持到底。
世上关于方法的科学是最重要的学问之一。生活游戏识字当然有准绳,有科学的方法。即使是纯游戏的活动也必须有游戏的方法和规则,使成人和孩子都能适应,并熟悉活动方式,养成好好游戏的习惯。
须知,任何有趣的活动离开了方法和规则就进行不下去了,参加者的兴趣也就荡然无存。有的孩子名为游戏识字阅读,让他在“玩中学”,但他看到识字卡片就乱抢、乱扔,心不在焉地念,嘻嘻哈哈地闹,看到图书只翻画,不看字……这实际上并没有进入识字游戏,自然也不可能有好的效果。
我们说:“有趣的学就是玩,有益的玩就是学。”要做到“有趣”“有益”,就得讲究有准则的好方法。这里我把广大“早教方案”学员创造和运用的有效经验提炼、总结、归纳为九大生活游戏识字阅读教学法,奉献给广大家长。
一、环境濡染法
婴儿生活在物的世界里,只要他一睁眼,就看见各式各样的物品,一个一个,一件一件,大小不同,式样各异,还有不同的色彩;触摸它们,手感也不一样。孩子常听成人指着不同的物品,叫着它们的名称或者使用着它们,什么“关门”“开灯”“穿衣服”……孩子耳濡目染,天天听,天天看,不多久就习惯于识物了,慢慢地就认识和理解了大量的人间事物。
在这个文明的世界里,婴儿生活的地方也要常常出现文字才好。把环境布置起来,让孩子常随成人看字、读字,这就是“环境濡染法”,或叫“濡染识字法”,目的是:
1. 让孩子注意文字。
2. 让孩子习惯于看字和听成人读字。
3. 让孩子喜欢翻书、看字、看画、看成人读书。
4. 培养孩子跟着成人看字、发音的习惯。
5. 培养孩子在室内外、大街上看到大字爱认、爱问的习惯。
这样,婴儿就很容易形成“识字敏感”,不知不觉地喜欢看字,也会像认人识物一样认识文字。
“环境濡染”的方法是:
1. 1岁前后可以读大字块给孩子听,看一些他完全不理解的字,充分利用婴儿的“无选择探求”和“印象记忆”,培养识字敏感。
2. 在房间里常见、常说、常用的实物上挂(摆、贴)相应的大字卡片。有的字卡需要挂在墙上时,只要在墙上水平地牵一些线,就能挂住我们设计的大字卡。
3. 成人常常抱着孩子高兴地指字给他看,读字给他听(每个字一两秒钟)。
4. 成人读字,鼓励孩子指一指。1岁多的孩子往往只指挂字的实物或位置,这不要紧,这是开始认字的必然过程,时间长了,他会把字与物、字与位置区分开来的。
5. 家庭和婴幼园以外的社会环境里有许多大字,如广告、标语、门牌、路牌、商品包装、报头等。要经常引导孩子认读社会环境中的字,鼓励孩子问字,并养成习惯。
环境濡染法在婴幼园中同样适用。在树木花草、大型玩具、毛巾架、黑板、厕所、寝室、图画等处均可挂字,常常读给孩子听。还可以专设一个识字走廊,家长接送孩子时,都能用几分钟时间识字,问问孩子,指指点点。有的孩子每天还拉着爸爸妈妈到识字走廊上考自己。这样经过一两年的识字积累,孩子就脱盲了。我们必须懂得,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威力是无穷的,识字阅读也要在环境濡染上下功夫。
二、养成习惯法
婴幼儿的全部行为都是从养成习惯开始的。有了好的习惯和好的态度,好的方法和好的行为就会自然而然表现出来;反之,如果养成了坏的习惯,就决不会有好态度、好方法和好效果。为了进行有效的生活游戏识字阅读,一开始就要像培养孩子睡眠、吃饭、大小便的好习惯一样,抓识字阅读习惯的养成。
1. 要培养孩子注意“字”的习惯。平时常常指字读给婴儿听。每天花几分钟,日子长了,他会特别注意这种“平面的物体”,看到字就不会放过,而不会“视而不见”。到1岁多时,他就会指字,要求大人读给他听。再大一点自己也能见字就读、就问,好像见字不认一认就不舒服似的,这样生活识字阅读就“自动化”了。
2. 要养成翻书、爱书的习惯。孩子能坐起来玩时,就让他看成人翻书、读书,也让他翻看有图有字的书,并鼓励他不要撕。当然实在撕坏了也不责怪,书不能用了就换一本(可以专门给没有字的白纸让他撕,锻炼他手指的灵活性,但不让撕书),让孩子从小与书作伴。书翻过后成人要把它整整齐齐地放回书架,不要乱丢,以培养孩子珍爱书籍、好好存放的习惯。
3. 孩子1岁半以后,就应每隔一段时间抱他上书店买书,每次只买他喜欢的一本(一次不要多买),并讲给他听,这样他就更加爱书,并念念不忘买书了。
4. 要养成认真游戏识字阅读的习惯。孩子1岁半以后就应逐步做到“四定”(后面详讲),使他觉得认字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
5. 要养成爱惜识字卡片和珍藏识字卡片的习惯。各种识字卡片一开始就不能当玩具,不能随意大把地给孩子玩,更不允许撕坏,乱扔,或草草地只看画不认字。教育者要在孩子面前郑重其事地使用和保管卡片,有时发给孩子几张,用后立即收回。当然也可指导孩子用精美的盒子自己仔细保管。
以上方法在托儿所、幼儿园更容易做到,因为在群体中集中培养良好习惯,由于竞争意识起作用,感召力量更强。婴幼园的教育班还可以设置“图书角”,以培养孩子爱书看书的良好习惯。
三、榜样诱导法
婴幼儿有“本能模仿”的心理特点,而对语言的理解和体会却十分模糊,因此教育婴幼儿最有效的方式是榜样行为和情绪的感染,而不是说教。
为此我们制订了一条法则:凡是你希望孩子做到的一切,你就在他面前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地去做吧!不用多久,也不费一句话,他就会非常羡慕你的行动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用这种方法吸引孩子识字阅读就是“榜样诱导法”。
初教孩子识字阅读时,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应兴致勃勃地相互“教字”,又认,又考,又表扬,既快乐又认真,还用卡片、小黑板和游戏方式“教学”,而把孩子“冷”在一边。若干天后,孩子就会受到强烈感染,他会主动找上门来,急切地要求认字。这时才开始“接纳”这个学生,他就会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以后只要其他方法跟得上而不犯错误,三四岁孩子识字阅读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婴儿识字初期,家长双方把孩子“诱入”以后,其中一方可以慢慢摆脱出来,日后则只要间或参与一些识字游戏的比赛活动就可以了。
实施榜样诱导活动,关键是必须内容丰富,气氛欢乐,态度认真,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千万不要让孩子感到大人有意哄骗他或有意冷落他。这种方法一般适合于3岁前的孩子。托儿所的老师之间也可以配合起来,运用榜样诱导法,以培养孩子们的识字阅读兴趣,把他们诱入识字阅读大门。
四、生活感受法
人认识任何事物,都必须有对那个事物的感受,这样的认识才是具体的、理解的、深刻的、巩固的。不论是感受在前,认识在后,还是认识在前(模糊认识),感受在后,或者认识和感受同时发生,生活感受总是不可少的。即使是感受不到的地方(例如一般人感受不到月球上的情况),人也必须通过其他生活感受来进行“联想感受”,这样认识才会深入。
要让婴幼儿有效识字阅读,生活感受是基础。所以我们特别强调,早期教育中要极大地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早教方案”提出的婴幼儿丰富生活的100多项参考活动,不仅对婴幼儿全面发展、充分发展,成长为一个高素质的社会人才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对早期识字阅读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具体的识字阅读活动中,也决不可忽视生活感受法。教任何字、词、句和文,都一定要让孩子对那个字、词、句、文所代表的实物或情况有充分的直观感受,做到能看的,让他看一看;能指的,让他指一指;能找的,让他找一找;能摸的,让他摸一摸;能吃的,让他吃一吃;能玩的,让他玩一玩;能表演的,让他表演一下……
孩子的感受丰富了,并在玩中多次接触字、词、句的读音、字形和词义,或看到字、词、句会联想起曾经有过的生活感受,这样就使平面的呆板的字块通过联想而“活”起来了。这就是所谓“跃然纸上”的文字想像力。这种想像力也要在识字阅读活动中从小培养。
感受法是早期识字阅读的基本方法,应渗透到每一个年龄段和每一种教学法之中,在婴幼园集体的识字阅读教学中,也必须始终运用这种方法。它是最实际的游戏识字阅读法。
例如教“蚂蚁”这个词,就要带着这个识字卡片引孩子去找蚂蚁,看不同的蚂蚁,看它们怎么钻洞,怎么“说话”,怎么搬运,怎么打仗,怎么挤在一起。在看蚂蚁的过程中,看几次卡片,字很快就记住了。而后再学“一窝蚂蚁”这个词也就不费吹灰之力了。
至于教“毛毯”二字就摸摸毛毯,教“清香”二字就嗅嗅花香,一家人津津有味吃板栗时教孩子认“栗”字,雷雨交加时认“闪电”“雷鸣”……这些都是很好的生活感受识字阅读法。
五、活动游戏法
婴幼儿最喜欢做活动游戏,识字阅读结合活动游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
1. 教小动物“识字”
婴幼儿最爱小动物和娃娃,他把玩具小熊、小猫、小狗、熊猫、布娃娃等,都当成最好的朋友,并赋予这些玩具以生命。由于爱小动物,又由于竞争心理的驱使,孩子在小动物面前会不甘落后。成人可以利用孩子这一奇妙而独特的心理,教会孩子识字和上进。
方法是:成人“认真”地教小动物们“识字”,大声说:“小熊、小猫、小狗、熊猫、布娃娃,你们快来,妈妈教你们认字啦!”这时孩子听到往往会大声说:“我也要认字!”接着成人仍认真地对小动物们说:“小熊、小狗……快坐好!”一边把动物玩具都拿过来整齐地坐在沙发上,这时孩子又会大声说:“我也要坐好!”并慌忙跟小动物们坐在一起。
教小动物认字时,孩子会认真地抢答问题,或替小动物回答问题,他极容易进入角色。成人在赞扬孩子聪明时,也“表扬”某小动物或“批评”某小动物。运用这一方法时,成人态度越是认真,孩子也就越认真地“假戏真做”,并得到最大的快乐与满足,学学玩玩,几分钟很快就过去了。
要在孩子玩兴未尽时结束,并说:明天再玩。这样孩子会非常高兴。这种方法适合于教2岁左右的孩子,托儿所集体教学也是适用的。
2. 搬运字块游戏
孩子的玩具一般都有汽车、卡车、拖车之类“交通工具”,可用来搬运识字卡片。如妈妈说:“小熊认字快,小鹿识字慢,我们把小熊认识的字一个一个装在卡车上运到小鹿家去,教小鹿好好学学好吗?运哪些字卡去呢?你认一个我们一起装一个好吗?”孩子一般都会说:“好!”并积极地读卡片,装卡片,推小车。到了小鹿那里,启发孩子教小鹿认字,然后妈妈又说:“小鹿学得快,学得好。啊呀,那边小鸭还不会认字呢!我们再把卡片运到小鸭家去好吗?”如此这般,让识字进入孩子的童话世界,他会高高兴兴地认识许多字,并且发展了自信心,培养起帮助小动物(小朋友)的好品质(适合于2岁左右的孩子)。
3. 文字当实物游戏法
利用卡片初识一部分字后,让这部分字代替实物参与游戏。这些字应当是同一类的,如教了蔬菜类的字词,就用卡片“白菜”“萝卜”“大蒜”“韭菜”“蚕豆”“菠菜”“鲜鱼”“牛肉”“黄瓜”“西红柿”“鸭蛋”等等布置菜场,让孩子提着竹篮去买菜。妈妈吩咐他买什么,他就应当把什么菜(卡片,不许看画)买回来,买得对要奖励,买错了允许看看反面的画,再去采购。当然还可布置百货商店、水果店、服装鞋帽店等(适合于2~3岁的孩子)。
又例如布置许多小动物的“家”,门上写着“小鸭的家”“小鸡的家”“小狗的家”“青蛙的家”“蜻蜓的家”等等,让孩子戴上不同动物的头饰,去找自己的家,如果走错了就要受罚(适合于2岁多的孩子)。
再例如在地上画一幅本地城市(或农村)的简图,上面写好许多熟悉的地名,问孩子:“我们到外婆家去玩该怎么走呀?经过哪些地方呀?”启发孩子用粉笔画出路线,连接必须走过的地名(地名可以写在纸上或写在地上,或用卡片摆在地上),还要求他一边看字,一边说出路线。如“从‘文化宫’坐11路汽车到‘司门口’,下车后走上‘长江大桥’,再乘1路电车到‘六渡桥’下,穿过‘三民路’到‘民主路’,最后找到‘87号’‘外婆家’。啊!外婆家到啦!”(适合于3~4岁的孩子)。
4. 故意出错,让孩子纠正
孩子初识了某字,为了使他留下很深的印象,父母有时可以故意读错,有意使孩子发现并加以纠正。这时教者还要请教孩子:“老师,这字怎么读呀?啊呀,我真笨!”孩子会哈哈地笑着教大人———这样纠正过来的字他就永远不会忘记了,并且极大地提高了识字的兴趣和自信心。
这类游戏可以设计很多很多,例如“师生互换法”“听故事识字法”“唱歌识字法”(读读孩子喜欢的歌词后再唱)、“图画识字法”(给画取名)。但要考虑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使他们既有所学,又有兴趣,还要逐步增加游戏的难度。
六、比较识字法
人认识任何新的事物,总受他以往经验的影响,这是普遍规律。认识过程中受经验的影响,会使接受新事物比较容易一些,但如果任其影响而不加区别,那就会模糊新旧事物的界限,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婴幼儿识字更是这样,认识一个生字最容易受形近或同音熟字的影响。因为他们知识少,观察和判断力差,已记住的字往往还是认识模糊,只建立了笼统的印象,因此很难与近似的熟字区别开来,这是自然的现象。
所以要通过生字与熟字的比较,使他们把认过的熟字,变轮廓记忆为“清晰记忆”,同时也带动对生字的较为精确的认识,并且从中发展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以及对字形、字音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分析两个字的异同,发展对汉字的精确记忆的活动游戏法,叫做比较识字法。
比较识字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形近字比较法
如先复习一个熟字“大”,然后对孩子说:“今天我们再学一个样子差不多的字,你能不能看得出来,它们有什么不同?”然后出示“犬”字,告诉他读音,叫孩子说出有哪一点不同,并解释说:“犬就是狗,会汪汪地叫。”还可以让孩子拿着“犬”字卡片看看和玩玩狗。再把一点拿下来认“太”字。
2. 音同或音近字比较法
如先复习熟字“瓶”,与孩子共同说出好多带“瓶”字的词,如“花瓶”“酒瓶”“玻璃瓶”等,然后对孩子说:“今天学一个新的‘平’字。”出示卡片,再“放平”,“压平”,共同做许多放平、压平的动作,叫孩子判断枕头放平了没有,看看地上平不平,摸一摸搓板哪一面平,哪一面不平,试试能不能把双手举平等。
3. 形声字比较法
汉字中有70%左右的形声字。形声字是汉字字形结构的精华部分,它的特点是偏旁部首表义,基本字表音,如“睛”“晴”“清”“蜻”“情”“请”等字,左边的偏旁都表示意义,右边的基本字都与字音有关。
比较形声字可以熟记基本字,认识偏旁部首,然后加深对字的音、形、义的印象和理解,加快识字速度,并促进三四岁的孩子由机械的印象记忆过渡到分析记忆和理解记忆。所以形声字的比较识字法很重要。
例如,先复习一个形声字的熟字“江”,告诉孩子“氵”叫三点水,有水,然后学“河”“湖”“海”,问他这几个字都有什么偏旁,为什么都有三点水的偏旁。每次对比形声字都可以认一认偏旁部首,再带一个或数个同一偏旁部首的字出来认读。
运用以上各种比较识字法时请特别注意两点:一是不宜在3岁以下的婴儿中进行,因为太小的孩子,其注意、观察、分析、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还没有发展到能够比较两个字异同的水平,教字活动太复杂了必然影响他的积极性,这时还是发挥他的印象记忆专长为好。二是比较两个字或数个字时(出示几个字进行比较,要根据年龄大小和识记能力而定),其中必须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是熟字,仍采用以熟带生的办法。如果两个或数个字都是熟字,那么这样的比较就更有利于巩固。
比较识字法还可发展为一种加一笔、减一笔、移一笔的“变字游戏”。如“一”变“二”、变“三”、变“王”、变“主”、变“玉”、变“全”、变“金”、变“国”,“口”变“日”、变“田”、变“申”、变“电”、变“龟”……这种“变字游戏”也是比较识字法,既可复习熟字也可学习生字,还能引起孩子极大的兴趣。
七、偏旁部首识字法
汉字结构大多是由偏旁部首和基本字组成的,偏旁部首能给该字一定的涵义,例如反犬旁的字表示兽类动物,草字头的字表示与花草有关等。让孩子认识偏旁部首的名称,熟悉它们的形体,这对识字有莫大的好处:
1. 能使孩子分析汉字的结构组成,从而变模糊记忆为清晰记忆。
2. 启发联想,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3. 偏旁部首带出的熟字便于复习巩固,带出的生字印象较深。
4. 熟记偏旁部首,为今后练习写字也打下了一个方面的基础。
5. 有利于学习查字典,便于查到不会读的字和需要正音的字。
总之,利用偏旁部首识字法识字,是汉字教学的主要特点和优点之一,它能教会孩子识字的方法。
怎样教孩子用偏旁部首识字呢?
出示一个偏旁部首,要求孩子记住它的形体和名称(如“艹”),同时教孩子认这个名称的字(草字头)。在孩子初识了这个偏旁部首以后,就可以带出有这个偏旁部首的一系列的字,既便于对熟字进行复习,也便于对生字进行记忆。
例如教者说:“今天我们学一个特别的‘字’,它像字又不像字,叫偏旁部首……这个偏旁叫‘三点水’。”接着先让孩子看“氵”,读“三点水”三字,然而再说:“三点水旁的字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想想……”于是慢慢地把学过的三点水旁的字回忆起来,还可以出示少数生字,出示字数的多少视实际情况而定。
这种方法是把学偏旁部首和学汉字结合起来进行的好方法。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利用,便于识记,适合于3岁以后的孩子学用。如果孩子能每一两天学一个偏旁部首,并带出一些汉字来,那就很不错了。
汉语拼音识字法也能像类似偏旁部首识字法那样运用。4岁孩子每一两天学一个声母、一个韵母,进行拼读学习,然后带出一些熟字和生字来认读,这样学拼音与识字也能相互促进。切不要集中学拼音,把拼音当识字的主要工具和拐棍来用。这种拐棍对婴幼儿来说实在太重了,是拿不动的;而且还妨碍了孩子“识字敏感”的建立,更不利于汉字视觉思维的发展。
八、复习巩固识字法
婴幼儿识字是一个反复积累的过程。孩子初识生字的时间宜短不宜长,以防其认得快,忘得也快;但要多次对生字进行再现和复习,在复习中加深印象,以达到巩固的目的,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应当规律地安排复习,每天要复习一两天前教的字,复习时间同样宜短不宜长,大约只需要一两分钟。每星期用“快速认读(比赛)”“复习游戏”进行一次小阶段复习,每月进行一次大阶段复习,再加之经常阅读句子和短文,巩固的问题就解决了。
因为阶段复习中遇到的字比较多,所以得讲究游戏方法,以保证孩子具有持续的注意力。这些游戏方法如:
1. 手心、后背猜字
让孩子闭上眼睛,成人用手指在他的手心上写字,或者在他的后背上写字,鼓励孩子猜是什么字。这种方法很新鲜,在孩子手心、后背上写字时,他有触痒感,所以注意力特别集中,并能通过想像把字猜出来。为了降低猜字的难度,猜字前先让孩子认读一遍要猜的那些字,从而划定一个范围,这样他会猜得更准确,也更有利于巩固。通过触觉猜字,还能发展孩子的感觉和注意力,并使孩子逐步熟悉字的笔画顺序和笔画名称(在手心、后背上写字时,成人要处于孩子同一个方向,有时还可边写边读笔画)。
2.“钓鱼”识字
在认过的识字卡上,别一根回形针,另外做一根钓鱼竿,再把一块磁铁系在钓线下端充当鱼钩。复习时把许多识字卡当鱼撒在地上,让孩子去钓。这时成人报一个字,孩子就应钓那个字,看钓得是否准确。还可以把“正卡”和“副卡”中的“鱼”,分别“放养”在两个“池塘”里,让爸爸和孩子一人占一个“池塘”,比赛谁钓得多,谁钓得快。
3. 进“公园”识字
把识字卡片连结起来摆成“公园”的“围墙”,然后对孩子说:“小朋友们要到公园去玩,没找到门进不去怎么办?门在哪里呢?我说大门开在什么字上,你去把门打开好吗?”这样孩子肯定会很高兴。于是妈妈开始指挥:“请把××门打开!”“请把××门关上!”“再把南边的××正门打开!”“再把北边的××后门关上!”……在这样的游戏中,复习会进行得很顺利。
4.“击鼓传花”识字
集体复习时还可以采取传统的“击鼓传花”方式进行。小朋友们围坐成一圈,打起锣鼓来,让几个大字卡在大家手中迅速传递。当锣鼓突然停住时,字卡落在谁的手上谁就要当众大声地把字念出来。念正确了就有权利去击鼓,念错了就受罚唱个歌……
许许多多的游戏活动都能结合字、词的复习来进行,可以说凡需要用语言的地方和凡是用玩具的地方,都能设法出现文字,也就能让孩子多接触一次汉字。
九、阅读识字法
我们说识字,实际上是识词(词是语言中最小的意义单位,由单字构成的词叫单音节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构成的词叫多音节词),识字、识词是为了阅读、写字和作文,单纯识字是没有意义的。
在阅读中识字好处是多方面的:
1. 有利于及时巩固熟字(词)。孩子在读句子、儿歌、短文的过程中一次次看到认过的字,见面多了,印象就深了,就终生忘不了,就像记住亲人、熟人的面孔一般。
2. 带出了生字(词),孩子会产生要记住这些生字(词)的愿望,并更容易理解它的意义,了解它的“左邻右舍”,有利于记忆。
3. 只有在阅读中才能理解和最后记住虚字(词),如“也”“了”“和”“再”等。这些虚词离开句子是不便识记的。
更重要的是,因为阅读比单纯识字有趣,句子、儿歌、短文中都有意义,有韵律,有情境,有故事,而孩子正处在发展语言的最佳年龄,所以阅读自然最能满足他们模仿语言的需要,感受音韵美的需要,发展语言理解力和想像力的需要。所以提前进行阅读训练,由字到词,由词到词组、短语,由词组、短语到句子、儿歌、短文等,实在是识字和巩固识字的最简便、最有效的手段,也是识字的目的所在。识字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阅读能力,而阅读识字法能使识字和阅读同步发展,相得益彰,这对于4岁以后的幼儿来说是特别重要的,成效也是特别显著的。
孩子读的句子、儿歌和短文,必须是他喜欢的事物和故事,反映他自身生活的内容,而且句子应该琅琅上口,起初应以韵文为主,逐步过渡到散文,这样才便于把幼儿引进阅读之门。指导孩子阅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读每一句、每一篇,开始时要求他用食指指着字读,等他认识了所有的字,并读得较顺口时,再鼓励他只用眼睛看着读,即从指读到视读。
2. 鼓励孩子看看图,读读句;再读读句,讲讲图画的内容。
3. 用“洞洞识字法”来强化句子、短文中的生字和还未巩固的字。孩子在读了句子和短文后,用硬纸片挖个字一样大的小洞,去套句子中的字,套住哪个字就要认读那个字。如果套住的字读不出来,让他读读全句以后再套。这种游戏识字法他们也很有兴趣。
4. 除了读儿歌、读图书以外,还可教孩子读短信(亲戚朋友写给孩子的信,家长出差写给孩子的信),并应与孩子一起办黑板报,教他们读生活中十分喜爱的内容,这样阅读最容易上路。
5. 3岁以后还没有识字的孩子,也可以直接用“阅读识字法”先读书后识字,即完全在阅读中识字,一开始就让两者同步发展。
这种阅读教学很适合幼儿园集体训练,教材务必以韵文为主,短小生动,趣味性强,接近幼儿生活。至于阅读的方法更要形式多样、花样翻新,例如:
①老师先讲故事后读,读后孩子讲故事。
②看图以后读,读后讲图画。
③老师领读,孩子跟读(指读)。
④孩子领读,大家跟读。
⑤轮读:老师读第一句,孩子齐声读第二句,以此类推;或一部分孩子读第一句,另一部分孩子读第二句,以此类推。
⑥点读:把课文的每个句子编号,老师(或某幼儿)点到哪一号,大家就齐读哪一句。
⑦对话读:安排一些对话的课文,你读一句,我读一句。
⑧一人读一句:第一个孩子读第一句,第二个孩子读第二句……最后一句读完后对接第一句。
⑨读后猜字:先写出一个孩子不认识的字,带领他们读完以后猜那个字。
⑩倒着读:由短文的最后一个字读起,倒着往前指读,不认识的字顺着读一读,想一想,继续倒读。
总之,如果能用各种有趣的形式让孩子反复读有趣的课文,多次在朗读中目击文字,那就一定能不断取得识字阅读的进步,并培养起良好的读书兴趣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