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如何表达情感
  • 来源:爱和乐教育服务有限公司
  • 点击数:1660
  • 发布日期:2012-08-15
  婴儿如何表达情感?宝贝爱哭、爱发脾气,这些正是孩子表达需求情感的方式。年轻的父母在养育宝贝的过程中,经常会为宝贝的某些行为忧心忡忡。其实不用担心。下面就来给您讲解一下:
  认生
  6个月的宝贝开始认生,说明他的视觉辨别系统逐渐发育,跟视觉相配合的大脑功能迅速发展。才6个月大的宝贝居然能够认出爸爸、妈妈或生人,太了不起了。
  1-2岁的宝贝,会对陌生的环境产生害怕。在一个新环境里显得胆怯,对妈妈十分的依恋,不敢离开妈妈半步。这种表现意味着宝贝正在学习认识环境,他能够在繁杂的环境中很快把熟悉的妈妈辨认出来。而且,他知道妈妈是安全的,可以依赖的,这当然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性学习。
  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小时候和爸爸妈妈建立了很好的依恋关系,得到父母悉心照顾的孩子,长大以后的独立性更强,承受挫折的能力也更强。
  爱哭
  这是宝贝求生的本能。一个刚出生什么都不会的宝贝,惟一能够使用的工具就是哭。饿了哭,妈妈就给他喂食;尿湿了哭,妈妈就给他换干净的尿布;看不见妈妈哭,妈妈就很快出现……要是不会使用这个生存工具,整天安安静静的,那样的宝贝才让人担心。
  一个会哭的宝贝,其实是一个善于表达的宝贝,宝贝在不断地学习怎样用哭来和大人沟通。因为,哭一哭,妈妈就抱他、安慰他,再哭厉害点,就喂他吃东西;还哭,就拿玩具给他玩。所以,他就学会了用哭来达到目的。
  发脾气
  四五个月至1岁半的宝贝,往往脾气很坏,动不动就大声哭叫,要玩具,要吃的,给慢了一点或者不给,他就凶得厉害。这意味着宝贝开始学习怎样和大人打交道了。因为不会说话,宝贝要和大人沟通显然困难重重,可是聪明的宝贝还是在想办法。如果有一次,他发现通过发脾气或大声喊叫很管用,可以把想吃的东西要到手,宝贝就会使用第二次、第三次……这是小脑袋发展到具有简单概括性思维能力时,才会出现的表现。
  所以,当宝贝的要求合理时,就应满足他;但宝贝的要求不合理时,任他怎么发脾气,也不应满足他。
婴儿的3大情绪行为
  1、孩子的淘,绝对不是简单的不听话,也是渴望关注,或是动手能力或运动能力发育的表现
  有些家长很头痛幼儿在生活中的“淘气”,似乎孩子淘气,是一种不听话或者不乖不懂事的表现。孩子们往往喜欢在家里乱扔东西、喜欢乱拆家里物什,或者故意和家长逗玩,这不是简单淘气。 
   比如,当孩子在大人没有关注到他时,会故意捣蛋,这时,家长千万不要过多责骂孩子,这是孩子用自己的“淘气”来吸引家长或大人的关注,以期获得更多的关爱,此时家长要反省自己是否对孩子关爱不够了;而当孩子在家里乱拆家里的玩具之类的物什之时,家长也轻易不要生气,这是孩子智力发育的一种表现;而当孩子在床上或地上乱蹦乱跳时,则更有可能是孩子运动能力在发育的具体体现。
  2、孩子的哭闹,有生病不舒服、饥饿、寻求安全感等多重含义
  孩子的哭,有的是因为生病不舒服引致,或者是因为饥饿所致。同时,当孩子缺乏安全感的时候他也会大哭。比如,当孩子睡醒后,一般会大哭,这时,千万不要简单地理解为是饥饿了,此时的孩子可能是因为睡醒后没有感觉到安全感,希望通过哭声引起父母或大人的关注,寻求大人的爱抚。
  3、孩子的笑,是一种幸福与满足的表现,也蕴含希望得到大人肯定的期朌
  有些孩子在得到大人的逗弄时,往往会报以开心的大笑,此时,家长一定会认为这是孩子内心幸福与满足的表现。诚然,家长的抚爱会让孩子内心得到幸福与满足,而从另一种角度来考虑,这也是孩子内心期待得到大人肯定的体现。孩子在用行为语言“鼓励”家长给予其更多的关爱和肯定。

 

提示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