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爱和乐教育服务有限公司
- 点击数:1852
- 发布日期:2017-03-30
作者:罗静
来源:积木教育(jingguanyuer)
我的一位导师曾经半开玩笑地跟我说,某次在北大做调研,问班上有多少人学过钢琴,结果一个班上几乎全部都举了手。有两个没举手的,不是没学过音乐,而是学了小提琴而非钢琴。
现在提到音乐启蒙,父母几乎都知道,那是个好东西。我身边认识的小朋友,10个里头有8个正在学钢琴,另外的两个,其中一个在跟父母做了艰苦斗争后终于被同意放弃学琴,另外一个正在犹豫着,打算学个什么乐器才好。
我一个朋友是钢琴教师。他很无奈地感慨说,很多父母找到他,直接会撂下一句话:“能不能让我的小孩在两年里考到XXX级。”
为了帮助孩子考级,老师的授课就会围绕考试进行设置。有很多这样的音乐培训机构,会为了取悦家长,而放弃真正的音乐启蒙原则,放弃个性化教学,转而进行标准化的、流水线生产一般的枯燥训练。
更多开设音乐培训机构的老师,本身幼年就是在大人的严苛训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下意识里会向学生们传递出同一种味道:学音乐就必须是痛苦的,必须是靠催逼磨出来的。
这样苦行僧式的音乐启蒙,真的够了!
我见过不到4岁的小女孩,被父母死死盯着每日练琴,每次被父母要求表演都要伤心欲绝地大哭一场。
我见过5、6岁的小孩,每弹错一个音符,身后家长挑剔、指责、严苛的声音就会跳出来,孩子毫无音乐的享受可言。
我见过刚满8周岁的小男孩,接触音乐的经历就一直是在练琴练琴,考级考级。根本来不及知道什么是音乐,什么是艺术。虽然他可以流畅地演奏出一首曲子,但是却无法完整地唱出一首歌。
这样练琴,和粗重的体力活,有啥分别?
这样荼毒式的音乐启蒙,真的够了!
我了解,一些父母为了给孩子进行音乐启蒙,带孩子辗转各种音乐会,却不顾孩子真正的念想可能只是去动物园,喂一喂猴子,看一看老虎。
我还知道不少家长,一门心思地花重金为孩子买某种乐器,比如钢琴,小提琴等。等到孩子中途想放弃之时,非常心疼自己所下的本钱,于是勃然大怒,或者对孩子各种威逼利诱。
殊不知,钢琴、小提琴,等等,这些不过是展现音乐和表达情感的一件工具。没有音乐和艺术的感知垫底,学会弹琴跟学会劈柴火,有何本质不同?
这样功利化的、盲目从众的音乐启蒙,真的够了!
没错,每个孩子都需要音乐,但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学音乐”。
如果你真的想对孩子做音乐启蒙,那么问问你自己,你爱音乐吗?你能够在家里,为孩子提供一个愉悦的音乐熏陶的环境吗?
一个在家带孩子的全职妈妈,她热爱唱歌。陪伴孩子的时间里,自然而然就会唱很多歌给小孩听。她从未刻意对孩子做过音乐启蒙,然而那小孩自己主动对音乐,对各类能够发出奇妙音乐的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位钢琴女教师,她从未专门训练自己的小孩儿学琴。只是当自己陶醉地演奏之时,孩子都会眼巴巴地凑过来,对钢琴充满好奇。刚刚5岁的小小孩,如今已经能够自己简单作曲了。
在这些真正热爱音乐的小孩眼里,有节奏的声音、旋律,都是美好的,富有情绪和情感的,让人快乐和享受的。一个手舞足蹈、哼哼唧唧的小孩,你看到的可能是他在瞎玩儿,实际上,他可能是在随着心中的音乐节拍,在运动,在跳舞。
真正的音乐启蒙总是全方位的。因为,小孩子就是行动导向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唱歌、运动,以及舞蹈,通过有趣的音乐游戏,通过妈妈口中的一段熟悉旋律,孩子会获得更加丰富的感受,身体的各种感官同时也会得到刺激和促进。
总之,音乐启蒙不是学习乐器启蒙。
音乐启蒙的正确观念应该是:
儿童期或更早的低幼期的音乐教育,其主要目的并不是对乐理的认知及乐器弹奏的技巧等音乐技术的获得,而是以“启发儿童的音乐潜能”与“培养儿童的音乐基本能力”为主。
音乐可以伴随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正确的音乐启蒙应该是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让音乐融入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在音乐中成长。
有一句话说,“维也纳的孩子没有不懂音乐的”,因为音乐是属于耳濡目染,不是属于点滴传授的,不是属于思考分析,乃是一种环境的陶冶。无论孩子是在吃饭、睡觉、玩耍抑或是学习,都让美好的音乐始终伴随在孩子左右,这便是一种最好的环境濡染,音乐启蒙。
古人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能够最直接、有效地影响个人心理,进而影响社会心理。音乐不是一点一滴的传授,而是环境对人的陶冶。人的听觉神经在幼儿时期已发展到60%~80%,所以在幼儿时期应该尽量让孩子多听适合的经典音乐,只要听上一定次数,就会终生不忘,深入到他心灵深处。广大父母应该用”爱的语言“和”美的音乐“成就孩子的完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