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爱和乐教育服务有限公司
- 点击数:1422
- 发布日期:2017-03-24
一个不懂教育规律而强制管教孩子的家长是可怕的,他会因无知而影响孩子;而一个因为懂得了教育规律而放弃主动养育的家长是可悲的,他可能会成为行动的矮子,而让很多知识成为无用的摆设。
1
1
1
弟妹生宝宝后,我送她一本关于儿童敏感期的书。因为她和我弟以及我妈作为主要看护人,都不是很懂孩子的成长规律,见到孩子吃手要阻止,见到孩子扔东西会批评,可是我们都知道几个月的孩子做这些事情都是出于正常的认知需求。
可弟妹看了一个月还是还给了我:“姐,我看不下去……”
我不甘心地解释说:“里面讲到孩子的很多规律,你大致了解一下,到时候别干涉太多。”
“知道了知道了,就是不去管他自然成长呗!”弟妹一锤定音道。
话虽是有道理,但是却也要看在什么情况。我们研究儿童成长规律,思考儿童心理及行为模式,难道最终的结果就落到“不去管他”这个结论上,是不是有些太无为甚至虚无主义了呢?
我想起身边的好多例子。
有的家长,因为知道两三岁的孩子打人是出于交际不会表达,于是打人时从不理,于是孩子越发默认了这种行为是“正常”,导致伤害了别人而不自知;
有的家长,因为听说表扬孩子“你真聪明”并不恰当,一时不知如何表达甚至错过了很多鼓励孩子的时机;
有的家长,因为遵从很多科学育儿理念,于是把家长的主动引导逐渐淡化,最终成为可有可无的隔靴搔痒。
我想一个不懂教育规律而强制管教孩子的家长是可怕的,他会因无知而影响孩子;而一个因为懂得了教育规律而放弃主动养育的家长是可悲的,他可能会成为行动的矮子,而让很多知识成为无用的摆设。
1
2
1
说说自己孩子的经历。
儿子现在26个月,出门从来都不打人。即使是遇到他不喜欢的事情,他也只是用力挥舞着胳膊皱着眉头说“不行不行”,直到把他不认可的人或事赶走。
其实在他不到一岁时就已经有动手的倾向,他会响亮地拍着奶奶的脸哈哈笑,也会经常划破爷爷的皮肤,甚至我的脸上也经常惨遭毒手。
我知道这是手部敏感期,他在触摸,在感知,也在看大人的反应。
孩子小,不懂表达,可能会用打的方式,这很正常。所以,我们应当教给他们更好的表达方式,而不是直接不管。
于是孩子又一次打奶奶的时候,我先会夸他“宝贝你的力气真大,把奶奶都打疼了,我们轻轻地摸一摸好不好?这样就不疼了。”一边说一边让孩子的手轻轻放在奶奶脸上摸。一边摸我会一边告诉他:“轻轻地,真舒服啊!”我想这两种不同的触感也一定刺激着他的大脑神经,帮助他判断出两种行为背后的结果是不同的。
我没有刻意去改变他去纠正他,而是和他一起探索发现,原来除了用小巴掌打人,还可以摸一摸,小手指还可以戳一戳,还可以捏一捏,还可以玩“手指斗一斗”的游戏,这样可以让孩子体验到各种手部的运用和触感,不会把注意力放在打人的动作上。
几次之后,儿子就举起手来,有时忘了就先打一巴掌再摸一摸,大部分时候是记得的,他高高举起手,然后轻轻落下,冲我们得意地笑。我们也回以赞赏的目光。
直到现在,当他知道妈妈肚里还有个小宝宝的时候,他会人来疯一样扑上来作势要打,接着用温柔地声音说“轻轻的”,然后他轻轻地摸一摸,再趴上去亲一会,看我满意的样子就黏上来撒欢。
这其中能够顺利引导的前提自然是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对我绝对的信任。同时也有我们作为大人的用心观察和真正贴心的引导。
1
3
1
年龄越小,我们就越该尊重他们,听懂他们,以便建立高品质的亲密关系。但随着孩子的长大,很多习惯开始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与尊重敏感期之间需要我们做好统筹。
孙瑞雪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中写到,一个咬人的孩子,是因为口腔敏感期没有过渡好。他们的引导方法是给他提供各种不用材质可以啃咬的食物或者干净的物品,来满足他的口腔需求。
这就是很好的例子。尊重孩子的规律,不是为了不干涉,相反,正是为了恰如其分地引导和陪伴,而不是为了让他渡过敏感期而随意咬人。
记得上学时期学习古汉语,说到其中的词义“难不在同,而在异;不在迥异,而在微殊”。养育孩子就是在于“微殊”,不同的分寸决定了不同的习惯养成。
曾经有一个朋友,孩子读中年级,写字不好,我跟他说帮助孩子克服一下困难,坚持练字。他说自己尝试过,没有效果。我告诉他可以换一下方法,耐心点,这样对孩子也好。
可是他却说:我尽我所能给孩子提供条件,如果孩子实在不想去做,那么我也不会去逼迫他。
我无法反驳,但也无法接受。
在我看来,他尊重了孩子的成长规律,也尊重了孩子的兴趣,唯独没有尊重孩子的能力。他这种旁观,很大程度上就默许了孩子写不好这个事实,所以他放弃了,这份不强求不是最理想的接纳,而是剥夺了孩子信心与动力,孩子也很难体会到写字的快乐。
1
4
1
伴随着孩子的生长规律建立起来的,还有孩子的成就感和自我意识。当我们通过引导让他做一件对自己有益的事情时,他们获得的内心满足也是难以言说的。
在每个人的成长中,我们应当相信人的能力和心理都是“成长型”的,大部分的能力都是可以通过努力而获取。之所以不想去做,本质上还是自己内心的能量没有被激活。
教学专家曲刚曾经写过一篇流传很广的文章《再好的教育也比不上孩子内力的觉醒》。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意识和自我认同的成就感,这需要孩子能够真真切切体会到自己能够做很多事情。而我们如果只是旁观他们按照自己的规律生长,而没有帮助他们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这样的内力就很难觉醒。
儿童教育专家罗玲在《妈妈强大了,孩子才优秀》这本书中,详解了孩子心理成长的种种规律,同时她这样写道:“正是你的期望和要求,才能帮助孩子成长进步。”
“对孩子有适合他年龄的、必要的约束、要求和一些拒绝,这对孩子有益。在这样的关系里,互动更有活力和张力,孩子更容易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否则,哪都碰不到边界,像陷入深不见底的深渊,反而会让人绝望。”
如何在遵循孩子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对孩子提出期望与要求,我们可以这样来做:
1、所提要求比他的行为表现稍微高出一点,同时要与孩子的日常行为有共通的地方,便于过渡提升。这也就是所谓的“最近发展区”,比如手部动作从重重地打到轻轻地摸,比如从不会吃饭,到先给孩子放到勺子里让他自己拿着勺子吃,等等。
2、提要求绝对不是下命令,也不是疾言厉色地管教,可以在游戏中穿插要求。我们是要引导孩子而不是强制孩子,完全可以在日常的游戏和娱乐中穿插进行。比如在表演故事中学会礼貌用语,在与同伴的玩耍中学会排队、秩序感。
3、如果孩子没有做好,不要大惊小怪,坦然待之,如果确实要帮助时,一定要留取一部分让孩子完成。比如孩子两岁在手工课上粘彩条,不会使用双面胶,我就把双面胶揭开一个角,让孩子去撕下来然后进行粘贴。他的每一次行动都是在建立信心与能力。
4、随时反馈,表扬孩子的具体行为,并可以通过反复练习来巩固。我们的每一次进步都需要巩固,孩子同样也是。比如孩子有一次能够主动去自己的坐便器上方便,或者能够主动收拾玩具,这些都是最好的契机,可以通过表扬让孩子继续保持,并引以为荣。儿子很小时曾经把垃圾放进垃圾桶,我们当时全家都很惊喜,都对他进行了表扬,后来他一直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看到地上有脏东西总会主动捡起来扔掉。
当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孩子情绪激动或者遭遇terrible two时,往往是最难解决的,这时再好的亲子关系也会有失灵的时候。作为家长一定要淡定,先理解孩子的情绪,暂时不要提出要求。安抚孩子转移注意力,等到孩子平静下来可以和孩子聊一聊。切忌在孩子暴怒时大人跟着暴怒,任性的家长也会让孩子更加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