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早期社交能力,你知多少?
  • 来源:爱和乐教育服务有限公司
  • 点击数:1334
  • 发布日期:2017-02-22



“花了很多钱送孩子(10个月)上早教,她根本不愿和其他孩子玩,好心塞!”
“我家宝宝1周2,带去小区花园玩,他好像完全对其他孩子不感兴趣,这正常吗?”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烦恼呢?我就有过,小D4个月的时候我就带着她去参加这边的音乐早教课,想象中的画面是,她非常投入地参与互动,还能和其他宝宝友好地打成一片,然而根本没有!那时自己隐隐还有些担心,直到和小D在纽约的认知老师聊完才如释重负。
 
我现在每天带着小D去公园玩,有个“特异功能”就是基本可以非常准确地说出每个孩子的年龄,我绝不是看身高的,你们知道的,美国各个种族的身高差异很大的,我看的就是孩子之间的互动玩耍模式。
 
第一阶段:独自玩耍
 
1岁之前的宝宝会花很长时间一个人玩,他们愿意和家庭成员待在一起,也愿意和家庭成员玩,但好像对其他宝宝几乎都视而不见。最常见的一些自娱自乐活动就是比如宝宝盯着床上的摇铃看好久,或者自己在那玩摇铃,或者甚至玩自己小手都能玩很久。
 
这个阶段其实对孩子的发展很关键,独自玩耍的时间其实是孩子在不断自我确认,这是“我的”脚,这是“我的”声音,这是“我的”妈妈,这是“我的”玩具,这些都是我的,我的,我的!这是她最初对这个全新世界的认知,其他也许还是模糊和不确定的,但她已经慢慢知道了哪些是“我的”,是安全的。
 
在这个阶段,父母一定放轻松,不要给予宝宝太多的“社交”压力,强迫宝宝和其他孩子玩,强迫孩子去分享。孩子只有形成非常安全的“我的”概念,才能有勇气去探索“你的”、“他的”这些区域。过早地去强迫,不是在帮助宝宝,而是在摧毁宝宝刚刚建立起来的关于“我的”安全感。
 
第二阶段:平行玩耍
 
大概从10个月到1岁左右开始,宝宝慢慢开始乐意和她差不多大的孩子呆在一起了,但他们之间几乎不会有什么交流和互动,各玩各的,但会听和观察其他孩子。他们之间唯一的互动好像就是抢玩具,因为每个孩子都觉得这个玩具是“我的”。其实“抢玩具”这个行为本身也是说明了宝宝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周围有同伴存在了。
 
平行玩耍的阶段是孩子早期社交能力的萌芽,从这个阶段开始,父母要更加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孩子去和年龄相仿的孩子呆在一起,去体验她人生的早期社交。如果之前你没有做,这个阶段开始就可以建立一些固定的玩伴(Play date)或者去一些早教课、参与一些亲子活动。但要注意,创造机会,并不意味着马上就要求孩子就能互动交流,适应周围有同龄人本身也是需要时间的。
 
同时,正因为这个阶段孩子的社交能力还不成熟,当孩子之间出现一些所谓的“行为问题”,比如抢玩具、比如打人,大人是需要干预的,而不能“让孩子自己解决”。我们的干预不是惩罚或者表扬,而是在给孩子们(双方,打人和被打者)演示正确的社交方式应该是怎样的,身教大于言传。(关于打人、抢玩具等行为的处理方式见文章末尾推荐阅读)。
 
第三阶段:联合玩耍
 
大概在2~3岁之间,大部分孩子进入了“联合玩耍”阶段。这个阶段孩子还是各玩各的,但和上一个阶段有个明显变化就是他们会模仿其他孩子做一样的事。比如,在玩扮家家游戏时,如果一个孩子披上一块毯子扮超人,那很多孩子也会跟着披上毛巾、毯子或者被单来扮公主、仙女或者蜘蛛侠等。他们会开始互动,比如交流、交换玩具玩,但每个人还是自己玩自己的,缺少共同的目标和兴趣。
 
这也是很多育儿书会建议送孩子去上幼儿园的年龄,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完全适应周围有同龄孩子的存在,那她需要有空间拓展自己的社交圈,而且最好是一个稳定持续的社交圈,那无疑幼儿园是个不错的选择。话虽如此,但幼儿园也不是唯一绝对的选择,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条件让孩子开始接触同龄人,接触的时间更长,接触的人更多。
 
第四阶段:合作玩耍
 
这个阶段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也是父母们会特别注意到的。这个阶段发生在4岁左右,孩子开始有了“团队合作”精神,大家会齐心协力为了完成某个目标而玩耍。也是这时开始,我们会很清晰地发现,孩子之间一定会出现一个“孩子王”,他会更有“领导能力”,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然后指挥其他孩子怎么做。沟通交流和聆听能力是这个阶段的关键。
 
这个阶段开始,孩子开始有了“好朋友”的概念。有不少很早就上幼儿园的孩子,之前也许每次去幼儿园都大哭大闹,但好像一过了4岁生日,就不再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了,有的还会特别特别期待上幼儿园。就是因为他们的人生第一次有了“好朋友”,因为这些好朋友,幼儿园变得不同了,而从这时开始也意味着父母要慢慢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和解决很多朋友间的争端了。
 
尽管每个孩子经历这些阶段的速度会不同,但都会按照这样的规律发展。因此回到开头那两位妈妈给我的留言,其实答案是不言自明的,这些都是特别正常的。
 
我个人不是特别喜欢单纯说鸡汤,呼吁“静待花开”。“静待花开”的前提是建立在一定育儿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的,不然那就是盲目乐观。了解掌握孩子的发展规律,既不拔苗助长,但需要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创造合适的条件才能真正“花开”。 

 
提示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