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识字难?这里有个好方法。
- 来源:爱和乐教育服务有限公司
- 点击数:950
- 发布日期:2016-08-31

汉字是中国古老的文字,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一路由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走来,直到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简化字。
一直以来,汉字都被举世公认为,认、记、学最难的一种文字。
中国的汉字从形体上,比较复杂。比如,英文,就是由26个基础字母经过不同顺序组合的一种形式。然而中国的汉字,“形形色色、千奇百怪”,似乎没有任何规律可言。
外国人感受“汉字难”
我来自美国,现在在北京语言大学就读汉语专业,我十分热爱中国,和中国的文字以及中国文化,但是我学习汉字很吃力,汉字太难了,我前天看的书,认识了一个字,今天再看就不认识了,我觉得中国的文字太奇怪了,我始终找不到中国文字的规律。
幼儿园老师反映孩子识字难
我教幼儿园已经5年多了,迎来送走了很多孩子,但是识字始终是个大难题。一些孩子们比较熟悉的字还好一些,比如“山、人”这些字,孩子们能够看到实际的形象,通过引导,孩子们还能够勉强认识,其他字就难说了。
一年级课本改革,先认字后学拼音
新学期开始,今年很多城市的一年级语文课本进行了大改革,新教材将“识字”放在第一个单元,先接触识字,再学习拼音,明确表达了“拼音是为识字服务的”。所以,如果不在小学前教孩子识字,将来上了一年级,势必会感觉到学习比较吃力。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汉字数量甚多,就是专家教授也没办法全数掌握。汉字到底应该要怎么学呢?
我们怎样让孩子们从小就把很多字认识了,而不是仅仅“认”,实际是“认而不认识”?
怎样让更多的外国友人,更容易学习汉字呢?
改变这些,就要以汉字的基本造字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本身传统文化,来认识古人造字的思想。并把它转化为我们今天学习汉字的方法。
关于如何认识汉字,今天普遍有两种方法。
一是,这个字怎么写,横竖撇捺,念什么,什么意思,这是教知识。
二是,教智慧,要告诉孩子汉字背后的故事,这是一个唤起大脑中古老的记忆,开启孩子的智慧过程。
《双法字理》
中国著名的语言学、文字学家,白双法教授,为了解决“汉字难”这个问题,三十年如一日,翻遍中国所有能够记录汉字的书籍,搜集整理了许多相关数据,独辟蹊径地探索出了一套识字方法。
这种识字方法源于而又有别于传统。他以上百个象形字为基础,按照两种造字法,将相关的其他字延伸出来,挖掘梳理了汉字的来龙去脉,因此取名“双法字理识字法”。
这种方法从根源讲述每个汉字的起源和古人造字的原始想法。学习者知道了这些,无疑就了解了这个字为什么这样写和为什么表达这个意思。
比如,关于“气”这个字,用双法字理是这样解释的。
三个横,第一横表示天,第三横表示地,而中间的一道表示气体。最上面天的部分加一撇,表示往上升的气,最下面地的一笔往下拉,表示是往下的气,接着地的。这样解释,孩子就能非常形象地知道为什么这个字写成这样了,达到深刻记忆的效果。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外国人和中国孩子初学汉字使用。
《汉字宫》
现在,这种独特而十分有效的“双法字理识字法”已经被拍摄成了一部识字教材DVD动画片——《汉字宫》。
《汉字宫》创造性地运用影视故事的手法教孩子学汉字,给孩子乃至家长和老师带来了“汉语有声有色大字典”。
《汉字宫》的故事情节,是一位古代走来的和蔼可亲的汉字老爷爷,带着两个天真活泼的小朋友畅游汉字宫殿。汉字爷爷给孩子们讲解每个汉字的来历、读音、字形、意义和书写,把象形字、形意字、意音字都讲得栩栩如生。
《汉字宫》将“识字”放置在很多生动有趣的情境里,画面具有故事性和连续性,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孩子们边看动画,边学知识,不知不觉就能把汉字印入脑海里,终生不忘。
(轻松学汉字,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爱和乐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