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拥有秩序感?
- 来源:爱和乐教育服务有限公司
- 点击数:1593
- 发布日期:2012-05-20
家里的玩具被孩子扔得满天飞,房间乱得不能下脚了。跟孩子说了很多次,要学习收拾自己的玩具,可是效果总也不够明显。孩子还是这样做事情没有规律,父母天天跟在孩子后面收拾总也收拾不好。这可真是让父母头疼不已啊。怎样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呢? 秩序感是我们周围事物形态体现出的均衡、比例、对称、节奏等因素,能带给我们愉快、兴奋、舒服的感觉。秩序还包括时间的秩序,也就是生活规律。
宝宝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秩序感的变化会引起情绪的波动,有秩序的环境会使宝宝的情绪稳定。
宝宝的秩序感是先天而来的。3岁前的幼儿有着强烈的安全需要,当被置于杂乱无章、陌生的环境中,孩子会哭闹。
当宝宝的生活规律被打乱,容易引起身体的不良反应。
社会心理学研究显示:3~4岁的宝宝如果有着良好的生活秩序习惯,当他们6岁之后,在人际交往中会表现出自如与和谐。0-4岁是个体秩序感发生发展的敏感期。
在家庭中培养秩序感的方法:
1.大多数的物品,如家具、玩具、衣服等,尽量保持在相同的位置,玩完了玩具后物归原处。
2.维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与地点。例如,吃饭的时间与地点,家人出门及回家的时间等等。
3.例行事项尽量采取相同的步骤。例如,喂食、洗澡、穿衣以及睡前活动等。
从小就培养孩子过有秩序的生活,父母有规律的帮孩子进行日常活动,这也有助于帮孩子建立秩序感。